科研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科学研究 > 科研平台

“两个健康”研究中心

作者:  来源: 时间:2022-06-01 11:20:00 浏览:

一、研究院介绍

2019年2月28日,由温州商学院发起,与温州市委统战部共同组建成立温州市“两个健康”研究院,致力于“两个健康”相关主题研究,助力新时代温州“两个健康”先行区建设。研究院依托温州商学院商科优势和平台资源,结合现有学科团队优势,整合国内外研究资源,注重问题导向的创新性研究,是立足温州、服务全国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的高端智库。

 

二、研究院职能范围

1.围绕温州“两个健康”先行区创建的要求开展理论和实践研究,及时掌握新动态、新问题,精确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和举措,并提供理论指导和人才支撑。

2.围绕中国民营经济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从理论层面和政策层面探索民营经济“两个健康”的新思维、新路径,总结推广宣传先行区创建的实践经验。

3.为民营企业及企业家、企业家二代人才培养等提供专业指导等服务。

 

三.研究团队

研究院成立至今,已拥有专业研究人员十余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4人、博士3人。

1.谢健,温州市“两个健康”研究院院长,教授,温州商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多年来专注于民营经济领域研究,在《中国工业经济》、《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财贸经济》等权威期刊上发表论文70余篇。著有《温州民营经济研究——透过民营经济看温州模式》、《温州制造——透过民营企业看新温州模式》、《民营中小企业制度创新研究》、《民本:温州经济格局》、《东部发达城市的欠发达地区发展研究-以温州为例》等著作。

2.杨平宇,温州市“两个健康”研究院执行院长,经济学博士,南京大学博士后,温州商学院教授。近年来专注于产业与区域研究,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30余篇,主持和参与省级以上课题10余项。撰写的研究报告多次获得省市领导的肯定性批示。

3. 修丕师,温州市“两个健康”研究院副院长,华东师范大学产业经济学博士,温州商学院副教授。近年来专注于产业集聚、产业创新研究,在CSSCI、SSCI、SCI等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0篇,主持和参与国家级课题、省部级课题6项。

4. 戴晓震,温州市“两个健康”研究院研究员,副教授,管理学院副院长,温州市物流技术标准化委员会副秘书长。近年来专注于党建研究,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10余篇,主持和参与省级以上课题8项。撰写的研究报告多次获得中共温州市委政策研究室采用。

5. 林巍,温州市“两个健康”研究院研究员,上海理工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东南大学博士后,温州商学院副教授。以独作或第一作者在《Sage Open》、《经济研究参考》等期刊公开发表论文10余篇,现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1项,决策咨询获得省部级领导人批示1项,市级批示1项。   

6.潘建丹,温州市“两个健康”研究院研究员,温州商学院副教授。近年来专注于数学模型、系统评价研究,公开发表论文7篇,主持和参与省级课题3项、温州市哲社科项目1项、温州市重点基地研究项目2项。指导学生全国数学建模竞赛获(专科组)国家一等奖、(本科组)国家二等奖,浙江省一、二、三等奖多项。

7.陈东,温州市“两个健康”研究院特聘研究员,南京大学应用经济学博士,理论经济学博士后,安徽工业大学商学院教授。以独作或第一作者在《管理世界》、《中国工业经济》等期刊公开发表论文30余篇,在《经济日报》、《中国社会科学报》、《解放日报》、《新华日报》等党报党刊发表理论评论文章20余篇,决策咨询获得国家级领导人批示5项,省部级批示4项。

8.李孟浩,温州市“两个健康”研究院研究员,美国纽黑文大学硕士,讲师,主持浙江省建设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的创新要素集聚对策研究课题,在国外核心期刊SSCI参与发表论文三篇,参与主编教材一本。

 

四、标志性科研成果

(一)论文

[1] 谢健.温州模式对西部大开发的借鉴作用[J].浙江社会科学,2002(04).

[2] 谢健.民营经济发展模式比较[J].中国工业经济,2002(10).

[3] 谢健.温州模式再认识[J].经济学动态,2003(03).

[4] 谢健.产业发展路径依赖与温州模式发展瓶颈[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4(11)

[5] 谢健.企业经营国际化 区域经济国际化中的温州模式[J].财贸经济,2005(12).

[6] 谢健.区域经济国际化:珠三角模式、苏南模式、温州模式的比较[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6(10).

[7] 谢健.温州民营企业家健康成长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兼谈促进温州民营企业家队伍健康成长路径[J].温州学刊(内刊),2020(03).

[8] 谢健.构建完善的民营企业家健康成长保障体系[J].温州决策科学(内刊),2021(04).

[9] 杨平宇,陈建军.产业集聚、绿色发展与治理体系研究——基于浙南产业集聚区的调查[J].经济体制改革,2018(05).

[10] 杨平宇,陈建军.基于企业家视角的产业升级实现机制研究[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8(03).

[11] 杨平宇,刘昊,陈东.长三角一体化的微观路径:推进民营企业跨区域并购[J].经济研究参考,2020(21).

[12] 修丕师.基于MS-AR模型的中国能源消费周期路径演化识别[J].统计与决策,2022,38(2).

[13] 修丕师,张晓梅.重点国有林区职工林下经济创业潜力及支持路径研究[J].林业经济问题,2020,40(06).

[14] 潘建丹.民营企业家健康成长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20(19).

[15] 潘建丹.民营企业党组织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基于温州传统阀门产业民营企业的调查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21(24).

[16] 陈东.重大风险预期、企业投资与对冲机制[J].中国工业经济,2021(02).

[17] 陈东.社会捐赠、高管激励与民营企业研发投入[J].产业经济研究,2019(02).

[18] 陈东.重大社会风险、环保投资与党组织对冲[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21(12).

[19] 陈东.税收优惠与企业研发投入:内部控制的视角[J].现代经济探讨,2020(12).

[20] 陈东.企业慈善捐赠行为能带来价值回报吗——基于广告营销能力和市场经济环境调节效应的分析[J].现代经济探讨,2019(01).

[21] 陈东.政府补贴会提升企业的投资规模和质量吗——基于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对比的视角[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9(08).

[22] 陈东.长三角文化产业协调发展现状及对策思考——基于供给和需求角度的分析[J].文化产业研究,2018(02).

[23] Tang R., Xiu P. S.* The modern service industry agglomeration and tourism efficiency in China: regional difference and influencing mechanism[J/OL]. Journal of the Asia Pacific Economy,2021.

[24] Ying L. M., Liu X. J., Li M. H., Sun L. P., Xiu P. S.*, Yang J. How does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affects enterprise innovation? The mediating role of organisational learning[J]. Enterprise Information Systems, 2022, 16(04).

[25] Lin W., Zhong W. J., Su C. H., et al. Are Pressuring Employees to Improve Organizational Innovation Still Working? 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Manufacturing Companies in China[J]. SAGE Open, 2020, 10(04).

[26] Ying L. M., Li M. H., Yang J. Agglomeration and driving factors of regional innovation space based on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and green economy[J].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 INNOVATION, 2021,22.

[27] Yang J., Liu X.J., Ying L. M., Li M. H. Correlation analysis of environmental treatment, sewage treatment and water supply efficiency in China[J].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2020,708.

(二)专著

1.谢健.高校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M].经济科学出版社,2019.

2.汪占熬、谢健.“一带一路”背景下提升温州产业竞争力研究[M].经济科学出版社,2020.

3.刘志彪、陈东.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关键问题与对策[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9.

4.刘志彪、陈东.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研究[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8.

(三)科研与社会服务项目

1. 杨平宇,外资引进质量视角下的经济新动能培育路径研究,国家社科一般项目,2017.06

2. 林巍,空间集聚视角下的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治理机制研究,国家社科一般项目,2019.7

3. 杨平宇,推进长三角一体化的微观机制:促进民营企业跨区域并购(20XHNH19YB),浙江省哲社规划一般项目,2020.10

4. 修丕师,浙江省“新智造模式”发展框架下创新要素区域集聚机制和对策研究,浙江省哲社规划一般项目,2021.9

5. 修丕师,全面从严治党对民营企业机会主义行为影响及其机制研究,浙江省教育厅科研项目,2020.9

6. 谢健,(温州)民营企业家健康成长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温州市工商联,2019.11

7. 谢健,基于民营企业家健康成长评价体系的温州民营企业家队伍健康成长对策研究,温州市社科联,2019.11

8. 谢健,温州企业家群体健康成长状况和对策研究,温州市工商联,2020.6

9. 谢健,推进企业家健康成长评价标准化的实践探索和思考,温州市工商联,2021.9

10. 修丕师,温州营商环境与企业家精神协同提升路径研究,温州市社科规划项目,2020.11

11. 戴晓震,以数字化改革赋能机关党建研究,中共温州市委政策研究室,2021.4

12. 潘建丹,温州民营企业家健康成长评价指标体系优化研究,温州市社科联,2019.11

13. 潘建丹,民营企业党组织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效应和对策研究——基于温州民营企业的实证分析,温州市社科联,2020.9

(四)咨询报告及采纳情况

1. 调整完善面向中小微企业的税费结构体系提高支持政策的针对性和精准性,2022.1,获国家领导肯定批示。

2. 当前民营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2021.10,获中央领导肯定性批示。

3. (温州)民营企业家健康成长评价指标体系(温州)编制方案,2019.11,获国家和省部级领导肯定批示。

4. 退税慢,退税率“就低不就高”-出口企业期待分享降税红利,2019.11,通过解放日报内参提交国家相关部门。

5. 江苏民营企业家发展信心与获得感分析,2019.1,获省级领导肯定批示。

6. 营造激发和保护我省企业家精神的发展环境研究,2019.3,获省级领导肯定批示。

7. 关于提升温州小微园区后期运营管理水平的几点建议, 2019.4,获省级和市级主要领导肯定批示。

8. 温州市“清廉小微企业园”建设的现状调查研究,2021.11,获温州市主要领导批示。

9. 以数字化改革赋能机关党建的相关建议,2021.7, 2021年度浙江省机关党建优秀课题研究成果一等奖。

(五)媒体文章

1. 杨平宇,发挥联动效应 构建绿色中国,解放日报,2020-02-05

2. 杨平宇,构建机关党建引领营商环境优化的机制,中华工商时报,2021-06-25

3. 杨平宇,温州“两个健康”实践为民营经济贡献新方案,中华工商时报,2019-11-28    

4. 杨平宇,加强社区末端供应,南京日报, 2020-02-05

5. 杨平宇,以产业集聚推动绿色发展,南京日报,2019-07-10

6. 杨平宇,加强保供物品零售环节风险防范,温州日报,2020-03-09

7. 陈东,青山常在,才能生机盎然,解放日报,2022-01-11

8. 陈东,推动中小企业创新发展,安徽日报,2021-03-30

9. 陈东,切实加强海外产业园区建设,经济日报,2020-04-02

10. 陈东,提高应对现代经济风险的治理水平,安徽日报,2020-03-10

11. 陈东,新征程,把握好无限机遇,安徽日报,2019-1-18。

12. 陈东,以“稳投资”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安徽日报,2019-07-06

 

五、《民营企业家健康成长评价指标体系》标准起草和发布

1. 2018年12月,温州市工商联和温州商学院按照市委市政府相关文件精神,组织研究力量组成“民营企业家健康成长综合评价”课题组,认真研究国内外企业家评价理论及党和国家关于“两个健康”的相关理论、方针和政策,结合温州创建新时代先行区的相关文件精神,通过向省内外专家、企业家和政府部门专家访谈咨询,集思广益,初步形成了“民营企业家健康成长评价指标体系(温州)编制方案(讨论稿)”。

2. 2019年4月16日,市委书记陈伟俊率队赴全国工商联走访对接温州新时代“两个健康”先行区创建工作,并介绍了温州编制两个健康评价指标体系的工作进程。会上,全国工商联党组书记徐乐江指出,构建民营企业家健康成长指标体系意义重大,全国工商联相关部室将共同参与,充分发挥全联智库和全联咨询委员会的作用,和温州共同推进、共同完善,将温州标准上升至全国试点和推广。

3. 2019年5月13日,《民营企业家健康成长评价指标体系》通过温州市地方标准评审会,予以立项。

4. 2019年6月11日,在全国工商联“民营企业家健康成长评价指标体系”研讨会,全联宣教部、会员部、经济部、研究室等部门的领导和专家参与了研讨,对民营企业家健康成长评价指标体系(温州)编制方案(讨论稿)提出了指导性意见。

5. 2019年7月2日,温州市市监局主持召开温州市《“两个健康”评价指标体系》等温州标准立项论证会。

6. 2019年12月,以温州市龙湾区为例,完成指标测算工作,撰写《温州市龙湾区民营企业家健康成长综合评价分析报告》。

7. 2020年7月,经市委、市政府同意,温州市委市政府两办印发《民营企业家健康成长评价指标体系(温州)实施方案》的通知,在温州全市范围进行全面推广。在各地、各有关单位的共同努力下,课题组对全市5781个民营规上工业企业的企业家和县(市、区)及市工商联执常委的健康成长进行了综合评价分析,并于10月底完成了温州民营企业家健康成长报告(2019)。

8. 2020年11月1日,在2020中国(温州)新时代“两个健康”论坛开幕式上,温州市委副书记、市长姚高员发布了《温州新时代“两个健康”先行区创建报告》,宣布温州率全国之先成功创建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和民营企业家健康成长综合评价体系,首次发布“两个健康”温州指数。

9. 2021年4月8日,温州市质量监督局组织专家组进行了论证,并于4月30日颁发了温州市地方标准“民营企业家健康成长评价指标体系”(DB3303/T 032—2021)。

10. 2021年7月,浙江省市监局主持召开《“两个健康”评价指标体系》浙江省地方标准立项论证会,会议对指标体系对必要性、可行性、标准实施影响及标准草案框架等方面进行评估论证。

11. 2021年8月3日,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印发《关于下达2021年第四批浙江省地方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浙市监函﹝2021﹞197号),将浙江省工商业联合会提出并归口的《“两个健康”评价指标体系 第1部分:民营企业家健康成长评价》列入浙江省地方标准制定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