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当前位置:首页 > 通知&新闻 > 通知公告

招生!温州商学院微专业集体亮相

作者:  来源: 时间:2025-06-17 15:37:21 浏览:

一、什么是微专业

微专业是从就业岗位和市场需求的角度出发,以学生职业为导向的专业课程,是对主专业学习的拓展和延伸,指在主专业学习以外,围绕某一专业领域、研究方向或核心素养而设置的核心课程群。学生通过微专业灵活且系统的培养,能够在特定领域具备一定的学科专业素养和行业从业能力,在就业市场上更具竞争力。

二、为什么开设微专业

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四新建设理念,主动适应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创新具有温商特色的跨学科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要,学校鼓励整合现有专业的校内外教学资源,探索基于课程群的微专业培养模式,使学有余力的全日制本科生在攻读主修专业的同时,通过修读某一专业领域所需要的核心课程群,具备相应专业的核心素养和专业能力,促进学生跨学科知识能力的交叉融合,提升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匹配度。从实践看,拥有微专业背景的学生普遍受到就业市场的欢迎,就业前景广阔,适应性明显增强。

三、微专业管理

1.微专业学制一般不超过1.5年,开设6-10门课程,课程体系原则上包括学科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和实践教学课程。

2.微专业原则上在秋季学期开学,微专业学生单独编班排课,集中安排在晚上或者双休日组织教学,一般采用线下或线上与线下授课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课程的考勤、作业、考核等按学校普通专业的学籍、学分、成绩管理规定执行;微专业课程考核不及格的,只能申请重修。

3.学生主修专业的课程不可与选定微专业中的相近课程相互替代,不能重复计算学分。微专业学习应在主修专业毕业前完成,修满微专业培养方案规定的全部学分者,颁发微专业证书。未修满微专业培养方案规定的全部学分者,不再颁发证书,其修读取得的学分可以申请冲抵通识选修课。

4.具体参见《温州商学院微专业建设与管理办法》(温商院行政〔202326号文件)。

四、学校开设的微专业

1-1.png

各微专业介绍

一、区块链与量化金融Block-Chain and quantitative finance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金融行业人才需要,立足温州,辐射浙江,培养系统掌握区块链与量化金融基本理论知识,具备区块链与量化工具基本原理,掌握信息科技、数据科学、算法和智能技术等新技术手段,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熟悉区块链金融政策和法律法规,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创业能力,能够适应银行科技、智能投顾与基金公司程序化交易、监管科技以及新兴金融科技企业等领域需要的应用型金融人才。

本专业学生的职业预期是:

目标1能够掌握金融市场、机器学习以及Python(为主)等编程语言的核心概念和技能,对于量化分析和区块链开发具有坚实基础能够掌握区块链工作原理及主流平台理解区块链在金融领域的应用场景及其对传统金融体系的挑战与变革。具备智能合约(如Solidity)开发和审计的基本能力,理解其安全风险与应用逻辑。

目标2:掌握金融市场基础知识,熟练运用量化工具进行数据处理、清洗、可视化,掌握量化策略开发流程,熟悉金融风险管理基础(VAR模型等)及投资组合优化理论。初步了解机器学习和AI在金融预测、算法交易中的应用。能够较为熟练地运用金融科技专业知识,适应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及新兴金融科技企业的金融科技岗位工作。

目标3:具有较高的金融科技职业素养,了解国内外区块链金融相关的法律法规框架、监管趋势及反洗钱要求。深刻认识区块链金融领域的技术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及系统性风险。能够批判性地评估新技术和策略的风险收益,并具备在快速发展的区块链和量化金融领域进行自主学习和知识更新的能力。

(二)课程设置

2.png

注:开设课程视实际情况可适当调整。

        ②若选修《国际公司金融》课程(3学分,全英文授课,获哥伦比亚大学认证),可替换以上任一门课程。

(三)招生安排

1.面向全校大二、大三、大四本科学生,每年5-6月份开始报名,9月份开始组班上课; 招生计划:40人。

2.招生咨询:13787183461(张老师),微信同号。

二、AI跨境电商运营AI Cross-border E-commerce

(一)培养目标

本微专业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跨境电商行业人才需要,立足温州,辐射浙江,培养知悉行业现状、基本掌握跨境电商理论知识,具备一定的跨境电商实操技能,擅长AI跨境电商中的运营,掌握AI跨境数据分析、AI数字营销、AI平台管理等新技术手段,了解跨境电商政策和法律合规,能够适应数字化趋势下外贸新业态领域需要的应用型跨境电商人才。

(二)课程设置

3.png

注:开设课程视跨境电商行业人才需求、及学生反馈等实际情况可适当微调。

(三)招生安排

1.招生对象:温州商学院大二及以上非国贸专业的本专科生,尤其适合外语、商务英语、小语种、创业管理、电子商务、大数据分析等专业,及以后想从事跨境电商行业或者跨境电商创业的学生。招生名额:30

2.招生咨询方式:13588960127(黄老师),微信同号

三、会展经济(MICE Economy

(一)培养目标

会展经济微专业致力于培育适应当下及未来会展行业发展趋势的高素质专业人才。本专业紧密结合高校教育对于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培养要求,以及会展行业对具备专业知识、实际操作能力和国际竞争力人才的实际需求,旨在打造既通晓会展经济理论、又具备实际操作技能的复合型人才。通过课程学习、实践操作、国际视野拓展和创新思维训练,学生将能够掌握会展策划、组织、运营和管理的核心能力,同时,强调跨文化交流和领导力的培养,以确保毕业生未来能够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进行有效沟通、领导团队,并在快速变化的行业中持续学习和发展。

(二)课程设置

4.png

(三)招生安排

1.招生对象:温州商学院大二及以上的本专科生,尤其适合国际贸易、外语、商务英语、小语种、创业管理、工商管理等专业,及以后想从事会展行业的学生。招生人数:30

2.咨询方式:15869403799(陈老师),微信同号

四、技术转移管理(Technology transfer management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适应科技成果转移的职业需要,立足温州,辐射浙江,培养具有一定技术的识别,技术评估与转移,知识产权管理等背景知识及社会责任感,培养集技术的识别能力、技术战略的规划能力、政策法规的解读能力、行业企业发展的分析能力、技术转移的实操能力、金融工具的运用能力、商务谈判的沟通能力等职业素养的人才。专业的建设为打造技术转移管理人才培养基地奠定基础。

本专业学生的职业预期是:

目标1:能够较为成熟地运用技术转移管理职业相关的专业知识,掌握财务会计与无形资产评估、知识产权管理实务、技术转移管理的政策与法规、技术转移与投融资等的相关内容。

目标2: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理解能力与学科交叉能力,具备多元化的学科交叉知识体系,能够及时了解本专业前沿动态和发展趋势,能够对团队研发成果有一个准确的市场价值评定,具备良好的谈判技巧和沟通能力,能够胜任企业技术转移管理工作。

目标3:能够不断地积累技术转移管理等工作经验,能够跟踪和学习最新的专业思想、技术和方法,能够取得技术经理人的初级、中级、高级职(执)业资格证书,具有较高的技术转移管理职业素养,保持终身学习提高的发展理念。

(二)课程设置

5.png

(三)招生安排

1.面向全校大二、大三本科学生,每年招收30人。

2.咨询方式:13185818653(黄老师)

五、创业实务(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Management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适应所有学科对创新创业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将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相互渗透与融通的教育理念,促进学生充分运用专业知识和经验进行创新创业。通过培养学生在创新创业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备敢为人先、勇于尝试的创新精神;以创新创业意识为核心,以专业知识技能为基础,跨学科综合能力和实践项目经验为支撑,能够成为数字经济时代的创业者、专创整合机构经营者或企业管理者的跨学科背景的复合型人才,以满足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求。

本专业学生的职业预期是:

目标1: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专业素养和创业素养,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使命感和良好的商业道德、法律意识、创新意识;身心健康,拥有抗挫折和利用有限资源为单位和组织创造更多价值等创业精神。

目标2:应掌握学科专业知识技能和领域拓展技能,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和实践应用能力;培养学生具备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以及在实践中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目标3:应具备跨学科综合能力,包括知识融通、能力拓展和实践经验;培养学生具备多学科背景下的思维方式,提高组织协调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以及在复杂情境下进行决策和行动的能力;能够运用专业理论和方法认识、分析并解决创业企业运营管理的实际问题;具备识别商业机会、设计商业模式、创办新企业的能力。

目标4:关注新经济发展动态,不断提高整合资源能力;积极参与创新创业实践,包括创业机会识别、实践反思和迭代优化等;培养学生具备创新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其在创新创业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设置

6.png

(三)招生安排

1.面向全校非创业管理系学生,每年招收20-30人。

2.咨询方式:胡老师17858723165, 学院地址:温州商学院北校区经世楼436

六、乡村运营管理(Rural Operation Management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致力于培养具备全面乡村运营管理能力的人才,以适应乡村发展的多元化需求。培养具有扎实的乡村运营管理专业知识、实践技能和创新思维的人才,能够在乡村规划、产业发展、文化推广、项目执行等领域发挥专业优势,推动乡村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旨在打造浙江乡村振兴运营人才定向委培(或试点)单位。

本专业学生的职业预期是:

目标1:掌握乡村运营管理的基础知识,包括乡村土地利用规划、产业分析、文化推广、项目管理和成本核算等,有效管理乡村资源。

目标2: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理解能力与学科交叉能力,具备多元化的学科交叉知识体系,能够及时了解乡村运营管理的前沿动态和发展趋势,通过案例分析、项目实践和实地考察等方式,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包括乡村活动的策划与执行、乡村电商与数字营销的运用、以及标书制作的专业技能。在多变的乡村环境中进行战略规划、决策支持和领导管理,成为能够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复合型人才。

目标3:能够不断地积累乡村运营管理等工作经验,跟踪和学习最新的乡村发展思想、技术和方法,包括创意、营收、管理等规范化培训,并通过考核取得国家级或省、部级乡村振兴管理相关的初级、中级、高级职(执)业资格证书,培养满足符合温州市人才认定(2024)标准的人才,具有较高的乡村运营管理职业素养,保持终身学习提高的发展理念。

(二)课程设置

7.png

(三)招生安排

1.面向全校大二、大三本科学生。每年招收120人,2025年首次招生计划招收30人。

2.咨询方式:郭老师 13867752699 学院地址:温州商学院北校区经世楼418办公室

七、西班牙语(Spanish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立足温州外向型经济发展,对接一带一路中西语国家合作需求,面向全校各专业学生,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跨文化沟通能力及西班牙语基础应用能力(达到欧洲共同语言参考框架CEFR A2-B1水平)的复合型人才。通过系统化语言训练与文化认知培养,学生能够熟练运用西班牙语完成日常交流、撰写商务邮件、解读技术文档等实务任务,掌握智能翻译工具的应用技能。针对不同学科背景,重点强化专业+西班牙语融合能力培养,使学生在国际交流、跨文化合作及商务活动中,能有效衔接主修专业与语言优势,提升全球化职场竞争力。

本专业学生的职业预期是:

目标1:掌握西班牙语的基础听、说、读、写技能,旨在能够在日常生活、基本社交场合以及商务环境中有效运用西班牙语进行沟通,包括但不限于自我介绍、需求表达及产品描述等,以实现基础社交需求与商务沟通的目标,展现语言实践能力。

目标2:深入了解西班牙及拉丁美洲国家的文化习俗、社会特性和商业礼仪,能够在跨文化交际中识别西班牙语国家独特的文化特征与商务礼仪差异。在商务谈判、客户接待等情境中,能够主动适应并调整沟通策略,为参与国际化交流及商贸活动奠定坚实的文化基础。

目标3:具备基础的语言自主学习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日常语言交流中的简单问题。善于利用智能工具进行自主学习,以提升个人语言水平,并能有效解决生活和商务活动中的实际问题,为将来的专业深造或参与国际商贸活动拓宽发展道路。

目标4:培养开放的国际视野和基本的沟通协作技巧,能够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初步胜任交流与合作任务,特别是在外贸、国际市场开发及语言服务领域展现基础能力,为从事相关职业提供有力支持。同时,着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思维与实际问题解决能力,使他们在全球化职场中能够展现出专业硬实力+语言软实力相结合的复合竞争优势。

(二)课程设置

8.png

招生安排

1. 面向全校大二及以上学生,择优录取。2025年首次招生计划招收60人,2025年秋季学期开始组班上课。

2. 咨询方式:赵老师13706667298,办公室:博闻楼B302

八、人工智能与艺术设计(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Art Design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致力于培养具备人工智能与艺术设计融合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以适应数字创意产业的多元化需求。培养具有扎实的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知识、艺术设计专业素养和创新思维的人才,能够在数字媒体、智能设计、交互体验、视觉创意等领域发挥专业优势,推动数字文化创意产业的创新发展。

本专业学生的职业预期是:

目标1:掌握人工智能与艺术设计的基础知识,包括生成式AI、大语言模型应用、数字化辅助设计系统、视觉美学原理等,能够有效运用人工智能技术赋能艺术设计创作。

目标2: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理解能力与学科交叉能力,形成多元化的学科交叉知识体系,能够及时了解AI艺术设计领域的前沿动态和发展趋势,通过案例分析、项目实践和实地应用等方式,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包括AI辅助创意生成、数字内容制作与优化、智能交互设计等专业技能。

目标3:能够不断积累AI与艺术设计融合实践经验,跟踪和学习最新的人工智能技术和艺术设计方法,通过考核取得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具有较高的人工智能与艺术设计专业素养,保持终身学习提高的发展理念。

(二)课程设置

9.png

(三)招生安排

1.招生对象:面向我校全日制本科生,原则上为二年级及以上年级学生每个班级人数20-30人左右。专业不限,主修专业无不及格课程,具备基本的计算机操作能力, 对人工智能与艺术设计领域有浓厚兴趣。要求确保每周不少于6-8小时的学习时间,按时完成相关课程任务与实践项目,能参加周末或课余时间安排的课程与实践活动。建议自备具有较高性能显卡的计算机,以支持AI设计软件运行。

2.咨询方式:叶老师13867728918  谢老师15258699619

九、文化创意与数字营销(Culture Creativity and Digital Marketing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立足“艺商融合·三创一体”的核心理念,致力于培养兼具文化创意能力、数字营销技能和商业思维的应用型人才。学生将系统掌握文化创意产业管理、数字营销策略、品牌推广与内容创新等核心知识,具备跨学科整合能力与实践创新能力,能够服务于地方文化创意产业、数字媒体传播、品牌策划与营销等领域,推动浙江文化创意产业与数字经济的深度融合。

本专业学生的职业预期是:

1)知识目标:掌握文化创意产业政策法规、数字营销理论、消费者行为分析等基础知识,形成文化创意与商业运营融合的知识体系。熟悉温州地方文化资源(如瓯绣、瓯剧、木活字印刷)的数字化开发路径,理解非遗IP的商业转化逻辑。

2)能力目标:具备创新思维驱动下的学习迁移能力和跨学科整合能力,构建文化科技融合的知识体系,系统掌握文化创意与数字营销前沿理论与智能技术应用。通过沉浸式项目制学习、品牌全案实训与行业智库研讨,培养文化消费洞察、品牌战略规划及全球化传播策划能力。能够协作或者独立完成文化IP开发、数字内容创作(图文/视频/直播)、社交媒体矩阵运营及数据分析优化,具备全链路数字营销能力,成为推动地区文化创意和数字营销发展的复合型人才。

3)素养目标:具备多元化的学科交叉知识体系和专业素养,能够及时了解文化创意与数字营销的前沿动态和发展趋势,具有温商精神、创新能力及深造潜力,具备良好的文化素养和身心素质。

(二)课程设置

10.png

(三)报名安排

1.面向全校大二及以上学生招生,招生计划为30人,自愿申请,择优录取。

2. 咨询方式: 15988760501(杨老师) 13169983969(邓老师)。

、数学建模与应用(Mathematical Modeling and Applications

(一)培养目标

数学建模与应用微专业通过深入学习数学建模、数据应用软件、建模竞赛实践等课程,帮助学生掌握扎实的数学知识和建模技巧,提高数学分析和推理能力,强化学生的数学应用和建模能力,积极引导学生参加各类数学建模竞赛,通过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分析和处理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建立数学模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并利用软件编程求解的能力,助力学生在相关数学建模竞赛中获得优异成绩,为培养具有大数据复杂工程问题的分析处理与数学建模能力、满足大数据工程技术发展需求的创新型、复合型信息化专业人才打下坚实基础。

本专业学生的职业预期是:

目标1:掌握数学建模的核心理论知识,包括优化、评价、统计、微分方程等基础模型,以及数据分析、建模和处理等知识。通过深入学习数学建模方法和数据应用软件,熟悉各类数学模型的构建与求解过程,为解决复杂工程问题提供坚实的理论知识。

目标2:熟练运用数学建模工具和软件,如PythonSPSSPRO等,对实际问题进行高效的数据分析和模型构建。能够独立完成从问题分析、模型建立到求解验证的全过程,为未来从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相关工作奠定实践基础。

目标3:具备严谨的数学思维和创新意识,能够在面对复杂问题时保持冷静分析,提出创新解决方案。通过参加建模竞赛实践,增强团队合作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终身学习意识,能够持续更新知识,适应复合型、信息化社会的发展需求。

(二)课程设置

11.png

(三)报名安排

1.面向全校计算机类经管类专业大二、大三本科招生,招生计划为40人,自愿申请,择优录取。

2. 咨询方式:15156988653(翁老师)、13738323076(王老师),咨询办公室:思源楼A406

、高尔夫运动与管理Golf Sports and Management

(一)培养目标

通过高尔夫运动专项技能、专项体能及高尔夫俱乐部的管理和运营等方面专业知识的学习,掌握高尔夫技术教学、专项体能训练和指导及高尔夫俱乐部管理知识和技能,培养适应高尔夫行业发展需要,熟悉高尔夫企业组织结构与各工作岗位服务标准的专业型人才。具备面向高尔夫运动教育、休闲体育等行业就业能力,能够从事高尔夫球初阶运动指导、高尔夫体能训练、高尔夫球服务与管理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未来职业发展中能胜任高尔夫中、高阶运动指导或高尔夫俱乐部运营经理、球童主管等管理岗位的复合型人才

本专业学生的职业预期是:

目标1: 掌握现代高尔夫教学理念、技术理论和教学方法,具有良好职业素养、具备较强的沟通能力和实践经验,并将所学知识与技能应用于实际工作中,为职业发展提供坚实的专业基础。

目标2: 熟练掌握高尔夫球专项技术,完善高尔夫运动管理运营能力,结合中高协/PGA认证体系,持续提升专项技能水平,增强实践教学能力,具备在高尔夫行业领域就业的能力。

目标3: 积极推动高尔夫运动的普及提高工作,传播高尔夫文化、规则、礼仪、诚信、自律。服务社会基层、引导传播正确的高尔夫运动理念,推动大众高尔夫运动的发展,促进全民健身。

(二)课程设置

12.png

(三)报名安排

1.面向全校大二及以上本、专科学生招生,计划招生两个班级,每班20,自愿申请,择优录取。具体报名条件如下:

(1)热爱祖国,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政治素质;

(2)对高尔夫运动与体育行业领域的产业发展有一定的兴趣;

(3)健康、阳光、积极向上,具有较强的沟通能力、学习能力及团队合作精神;

(4)主修专业成绩良好,学有余力。

2. 咨询方式:18658799997(宋老师)、18867788770(龙老师)咨询办公室:思源楼A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