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当前位置:首页 > 通知&新闻 > 通知公告

关于举办中华设计奖高教赛道暨“伊司达杯”第十六届浙江省大学生工业设计竞赛校赛的通知

作者:  来源: 时间:2024-06-07 19:32:49 浏览:

各学院:

为提升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加快工业设计创新人才的培养,推广以创意为先导带动制造业发展的理念,选拔优秀作品参加中华设计奖高教赛道暨“伊司达杯”第十六届浙江省大学生工业设计竞赛,校大学生学科竞赛委员会决定举办校内选拔赛暨2024年温州商学院大学生工业设计竞赛,请各学院、各相关专业做好参赛组织工作,鼓励学生积极报名参赛。通知内容如下:

一、竞赛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教务部

承办单位:传媒与设计艺术学院

二、参赛对象

我校在校全日制本科学生均可报名参赛,以团队的方式,通过学校推荐报名参赛。每个参赛队学生人数与指导教师人数均不超过3人。

三、竞赛赛道与作品类别

本届竞赛共设立三大主题赛道。

主赛道命题一

赛道主题:“新移动·新生活”

“移动”已经成为现代生活新常态,人们因工作、生活、学习、休闲、消费等不同诉求,无时无刻不处于“移动”之中。新的智慧型社会技术系统的不断涌现下,“移动”已经超越了物理空间的位移这一传统概念,演化为一种新的生活习惯、生活状态。技术弥合了时间与空间、现实与虚拟之间的界限。

移动生活方式正在型塑着我们的世界,由此而伴生的产品、交互、服务、体验、场景等元素也呈现新的模式,构建了人与人、人与城市、人与自然的新关系。本次工业设计大赛要求基于“新移动·新生活”这一主题,针对出行情境下的产品(服务)新需求进行创新,设计可聚焦智慧交通、时尚文旅、城市设施……解决方案可以是传统意义上的产品,也可以侧重交互设计或服务系统等(但均需包含相关硬件载体作为核心触点),基于多维创新为人们提供更加自由、便利、人性、人文、自然的出行体验。赛道具体规则详见附件1。

主赛道命题二

赛道主题:“质创新生活”

创新驱动,设计未来。“质创新生活”主题旨在鼓励设计师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精神,通过设计作品传达追求新质、新动能的理念,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主题下设遗产活化、文化创新、工业设计、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以及地方命题,参赛者可选择一个或多个命题进行创作分别投稿,拒绝一稿多投。赛道具体规则详见中华设计奖大赛官网:“知产中国”(www.cidip.cn)。

产业赛道

赛道主题:“设计+产业”

立足浙江省优势产业,通过“设计+产业”模式,推进学科竞赛与地方产业的密切融合和双向发展。在提升竞赛作品针对性与落地性的同时,推进对地方产业的创新支持,实现学科竞赛、人才培养、产业发展的共享共赢。赛道下设五大产业赛项,具体规则详见附件2。四、竞赛报名与作品提交

1.校赛作品需先在平台进行初赛的作品选拔。

(1)“质创新生活”赛道作品提交,请登录“知产中国”网站(www.cidip.cn)访问“中华设计奖高教赛道”专区,根据页面提示和相关说明完成报名和作品提交流程。

(2)“新移动·新生活”赛道与产业赛道作品提交,请登录浙江省大学生工业设计竞赛网站,根据页面提示和相关说明完成报名和作品提交流程(http://gysj.zj.moocollege.com)。

2.请投稿学生提交相关作品到邮箱:1311576951@qq.com

每件参赛作品仅能选择一个赛道参赛,参赛版面内容包含主题、效果图、必要的结构图、基本外观尺寸图及说明文字等。

以“赛道+姓名+班级+指导老师”形式进行命名。为保证本次大赛评选的公正性,参赛作品、版面不得出现作者所在单位、姓名(包括英文或拼音缩写)或与作者身份有关的任何图标、图形等个人信息资料,违者将做无效作品处理。

详见本次赛事的官网,请参赛者关注官网所发布参赛办法的最新修订版。

五、校赛时间安排

即日起至6月30日,参赛作品创作;

6月30日周日下午15:00前,参赛作品上交(竞赛平台与校内邮件均需要提交)。

六、奖项设置和评奖原则

1.校赛奖项设置: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优秀奖若干。

2.“质创新生活”赛道与“新移动·新生活”赛道的特等奖及一等奖获奖作品可直接入围第七届中华设计奖终评环节冲刺大奖。

3.参赛作品需报名者原创,无侵害他人著作权或违反其他法律事宜,如有抄袭或仿冒情况,经评审组裁决认定后,取消其获奖资格。

七、竞赛联系方式

赛事咨询地点与联系人:产品与工艺美术设计系博雅楼A507办公室宋丹凤老师

15927228008)、孙伦老师。


附件1:“新移动·新生活”赛道细则.pdf

附件2:产业赛道细则.pdf



 

 

 

教务部 传媒与设计艺术学院    

2024年6月7日